教師寄語——致2025屆法學院畢業生
畢業了, 那是我1985年第一次大學畢業時的激動心情,準備遠赴加拿大。我的第二次畢業典禮是1988年,完成了LLM的碩士學位。從無法參加高考到追求法律科學的真諦,我在多倫多大學攻讀了法學博士學位和法律博士學位。40年了,彈指一揮;回想間,恰有無數激動和歡樂的故事。
現在,你們要畢業了,我祝賀你們!過去的努力:篇篇章章,點點滴滴,涓流成江。直面未來,遠方有你們創業的地方,也有你們的詩。將來,總是有無數的選擇;智慧會告訴你們,什麼是你值得度過的生活。
郁光華老師
致法學院25屆畢業生同學們:
恭喜你們在學習之旅中披荊斬棘,跨越層層測試,終於站在屬於你們嶄新的人生節點!
回望我們的法學的來時路,總能想起文明的長河中與法律共鳴的時刻。當西元前450年古羅馬平民與貴族的博弈凝結成十二塊青銅板,如“格物”般將正義從混沌中析出,人類第一次懂得法治始於對秩序的“格物致知”。而千年前中國的《唐律疏議》,則在“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的字裡行間,蘊藏“意誠”的智慧:立法者若不懷敬畏之心,再精密的法律條文也會淪為空文。
此刻站在畢業節點,願你們既具備“格物”的理性——如查士丁尼編纂法典時梳理萬象般嚴謹,也葆有“意誠”的溫度——如宋代司法官宋慈在《洗冤集錄》中“以心證物”的仁心。未來無論是在文書中援引先例,還是在卷宗裡推敲條文,請記得:法律不是冰冷的法條堆砌,而是“格物”後對客觀真相的叩問,“意誠”中對正義良善的堅守。
願你們帶著雅典學院的思辨、唐律疏議的溫潤,在新時代做“格物致知以明法,正心誠意以濟世”的追光者。
同學們,畢業快樂!此去星河燦爛,願你們始終心懷熱望,讓法治的火炬照亮更廣闊的天地。
王榮國老師
親愛的同學們,畢業快樂!
大家在學業的道路上一路攀登,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也經歷了無數挑戰與成長。 家人、師友的陪伴與支持,同樣構成了旅程中珍貴的一部分,這份幸運值得銘記與感恩。離開校園後,你們將面對的世界不再有清晰的答案,也沒有單一的評價體系。你們或許會在街道調解家長里短,在基層法院整理案卷,在律所進行盡職調查,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恰恰是法治扎根的土壤,請不必困在優績主義編織的敘事繭房之中。
我們所處的時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化,技術革新不斷挑戰著法律的既有邊界。願你们既能在市井街巷實踐法治,也有勇氣在技术浪潮中探索數字倫理。希望各位畢業生們勇敢擁抱不確定的未來,保持好奇,不斷更新自己的認知。再次恭喜你們順利完成學業,並即將奔赴更廣闊的世界!
郭怡廷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