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勤,法學博士,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知名環境法、海洋法專家。廈門大學海洋與海岸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法學會環境與資源法學研究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會環境法學分會常務理事,廈門大學法學院環境與能源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廈門市政府立法諮詢專家。主持完成國家和地方政府委託的多項科研項目研究工作。曾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美國華盛頓大學(UW)訪學,2012-13學年作為中美富布萊特專案研究學者在哈佛大學法學院訪學一年,從事氣候變化法的研究工作。
11月23日朱曉勤教授應邀來我院舉行學術講座,題為《生態修復性司法的理論與實踐》。朱教授首先對生態修復的相關理論進行探討,然後通過典型案例分析,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國內生態修復性司法實踐的熱點問題。講座中,朱教授既從生態法學理論的角度進行了分析,也穿插了很多真實案例。講座結束後,朱教授與在場的學生進行了對話與交流,2015級博士生她提出了實踐中的許多難題,討論的氣氛十分熱烈,同學們受益匪淺。我院黃明健副教授主持了此次學術活動。
11月25日朱曉勤教授與2015級博士生進行交流座談,題為《以環境法學科為例談談跨學科研究》。朱教授首先通過一個在國內有重大影響的環境法案例的分析,談談什麽是跨學科研究,然後以自己親身經歷的研究項目實例談談跨學科研究的方法和經驗。朱教授語重心長地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北宋蘇軾)”“廬山”是我們攀登的學科,只有向前看,才能到達頂峰,但是身在其中卻往往不容易看清其真面目,因為峰巒疊翠,遠近高低各不一樣,所以還必須向橫看。只有向橫看,才能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最後,朱教授寄語博士班同學要:博學多才,業有專攻。
我院黃明健副教授主持了此次學術講座和交流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