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2025港澳法律生暑期內地法院實習活動結業儀式在上海高級人民法院舉行。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港澳基本法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等有關單位領導出席結業儀式。來自香港、澳門五所高校法律專業的58名港澳學生參加此次活動。
2025港澳法律生暑期內地法院實習項目全體學生合影
澳科大法學院牟效波課程主任代表學院出席結業儀式,見證法學院洪峻鋒同學、梁希樺同學、孫崇武同學、葉家熙同學順利結業並領取結業證書。
牟效波課程主任與澳科大法學院學生合影
2025年港澳法律生暑期內地法院實習活動經中央港澳辦批准,由最高人民法院、教育部統籌,今年是港澳法律生第十七次走進內地法院,開展實習活動,本次活動於6月17日至7月19日期間舉行。活動期間,學生首先在中國政法大學參加一周的培訓學習,隨後在上海、廣州、南京、杭州和深圳五地相關法院展開實習活動。主辦方冀望透過是次活動,幫助港澳學生深入瞭解內地經濟社會發展、領略歷史人文傳承,同時加深對內地法律制度的理解,並獲得實際的法律工作經驗,助力港澳法律學生未來投身粵港澳大灣區法律事業建設。
2025港澳法律生暑期內地法院實習項目結業典禮
學生感言:
梁希樺同學
這個夏天參加了港澳法律生暑期內地法院實習活動,我於六月末端抵達到南京,我於秦淮區法院的民二庭進行實習,在這段時間裏我接觸了關於公司間的合同糾紛,涉公司股東權利與出資義務糾紛和執行異議的案件。讓我更多的了解到了商事審判。
在實習期間還有幸參於了宁波半月談的活動,以沙龍形式向大家分享與交流自己對於中華傳統法律文的領悟。感受到香港澳門與內地法律教育背景下的思想碰撞。
孫崇武同學
本人在本次實習活動中於天河區人民法院小額民商事庭擔任書記員與法官助理,心得良多:擔任書記員時,負責庭審紀錄與文書整理,須速記且精準,始知基層案件量龐大,彰顯司法效率之關鍵;任法官助理時,參與調解糾紛與證據審核,耳聽眼看始知法律人性化之應用。此環節凸顯法治體現於日常糾紛處置,深化吾等對「公正司法」一詞之認識,反思自身專業能力之不足。猶記庭務期間,目睹法官耐心疏導民眾爭議,令吾等認知法治不僅是理論框架,更是民生保障之重要支柱。
衷心感謝上級單位之精心籌備與支持。此次機會實屬難得,令吾等澳門學子親歷國家法治核心,既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精髓,又強化「愛國愛澳」之責任意識。展望未來,必將所學應用於澳門法制建設,貢獻自身。此經驗豐盈人生,定當銘記於心。
葉家熙同學
在北京政法大學研習,彷彿在法理的密林中穿行。而隨後廣州天河區法院的實習,則如驟然踏入了法律運行的現實河床。天河法院的日常遠非課堂般純粹,整理卷宗時,案號下裹藏的是一個個被撕裂的家庭,被打破的契約。旁聽庭審是直觀衝擊:法庭上原告的焦灼與被告的辯解,言辭鋒利與情感洶湧,似隨時要衝破規整秩序,揭示法律程序下深埋的人性暗流。
實習中親歷一件離婚糾紛調解。那對男女在法官面前互相指責,激烈而痛楚。法官耐心釋法說理。我在旁觀察,法律程序有條不紊運行,卻也感受當事人心中難以言說的情感傷痕。法律條文彷彿僅能觸及財產分割,難以彌合心靈深處的溝壑。這令我醒悟:法律是理性框架,面對的卻常是情感洶湧的個體。現實司法需要更深體察與溫度。
北京課堂的法理之光,照亮我對公平正義的想像;廣州天河的實踐,讓我觸摸到法律在真實人間的泥濘與溫度。法學之樹,其根需深植社會土壤,枝葉伸展向人心訴求。唯有兼具理性思辨與人文關懷,方能在法律星河中找到照亮現實的光明航路。以人民法院的話作結:「讓人民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是我們每個法科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