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燦發,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主任,中國著名環境律師。參與了近25年來中國大多數環境法律、法規的起草與討論修改。被授予“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獎”、“日經亞洲獎”、“中國正義人物獎”等獎項,首位“中達環境法學著獎”獲得者,2007年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世界環境英雄”之一,2014年在菲律賓獲得拉蒙·麥格賽賽獎。
2016年3月16日上午王燦發教授應邀來我院舉行學術交流座談,題為《環境維權與環境司法專門化》。王教授就我國環境司法專門化的實施歷程進行了介紹,進而提出環境司法專門化與組織機構專門化的必要性,並結合實踐中所辦理的具體案件,對國內環境司法專門化實踐中所遇到的熱點問題進行分析。王教授指出,通過訴訟將公民的維權願望和維權行動都納入到法制的軌道,既保護了公眾的權利,又不影響社會安定。同時通過民事手段迫使企業加強環境保護,這是一條良性循環之路,也是讓公眾參與的具體手段。毋庸置疑,環保需要執行力,而環境司法化需要大力推進。如王教授所言:“任何問題如果沒有法律的保障,就很難真正解決。”針對環境維權與環境司法專門化問題,師生展開了兩個多小時的討論,同學們受益匪淺。王教授語重心長地說:“我們不需要發生太劇烈的改變,踏踏實實地去推進法治,即使是那麼一點點,也會推進整個社會的進步。”
3月18日上午10時至12時半,王燦發教授在教學樓C307舉行題為《大陸環境公益訴訟的進展和面臨的挑戰》的學術講座。王教授就新《環保法》生效前後的環境公益訴訟情況進行了介紹,然後分別對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的地域分佈、案件性質分佈、案件類型分佈、案件賠償數額等具體實踐情況進行講解,并結合新《環保法》生效后的典型公益訴訟案例,對環境公益訴訟所取得的成效以及未來所面臨的挑戰作出分析,提醒我們完善環境公益訴訟需要重點突破的問題。新《環保法》實施一周年,王教授對主要制度的實施特別是環境公益訴訟的實施情況進行評估。講座中,王教授既從環境法學理論的角度進行了分析,也穿插了很多具體典型案例。我院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積極主動參加此次學術講座,並在互動環節踴躍向嘉賓請教,生動展現了我院學生的好學精神與良好風貌。講座結束後,在場的學生紛紛向王教授提出自己對環境公益訴訟的見解和在實踐中遇到的難題,氣氛十分熱烈。
我院助理院長黃明健副教授主持了此次交流座談會和學術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