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乔晓阳主任、邓中华会长,尊敬的廖泽云校监,李行伟校长,尊敬的郭雳院长,各位前辈、师友,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齐聚在北京大学法学院,隆重举行纪念萧蔚云教授百年诞辰学术座谈会。作为本次活动的共同主办单位,我谨代表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的师生校友,同时受澳门科技大学校监廖泽云博士的委托,向萧蔚云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也向出席今天活动的各位前辈、各位师友及各位来宾致以诚挚的谢意。
关于纪念萧老师百年诞辰一事,今年六月初,两院基本确定于九月底共同举办纪念活动。我向大学报告后,学校表示全力支持。我把消息告诉了北大法学院在澳校友和澳科大法学院早年校友,大家都很激动,赴京意愿也很踊跃。本次活动,澳科大校监廖泽云博士、副校监李行伟校长一行特地前来出席。另有二十一位澳门朋友专程赴京出席此次活动,其中包括北大法学院在澳校友、澳科大法学院教师、校友及特邀人士。还有不少澳门朋友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在此一并转达他们对萧老师的怀念之情。借此机会,我要向澳科大法学院校友会诸位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也特别感谢饶戈平老师、王磊老师带领的会务团队的辛勤工作。
萧蔚云老师是理论家,也是实践家,他的一生都投入到国家法治建设和“一国两制”伟大事业中,为“一国两制”从伟大构想走向成功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
萧蔚云老师是法学家,也是教育家,他在北大法学院耕耘一生,也在澳门回归后接受澳门科技大学的邀请,创建澳科大法学院,为特区法学高等教育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很多和萧老师相处过的人都对他充满感情。前不久,我的导师刘守芬老师还和我回忆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她跟随萧老师参与北大法学院的工作,及至澳门回归不久,萧老师、魏振瀛老师找她和吴志攀老师一起商谈筹建澳科大法学院的情景。刘老师已近八十高龄,但谈及当年往事仍颇为动容。萧老师逝世期间澳门报纸的报导,很多是澳科大法学院学生对萧老师的追忆,字里行间都是敬意和不舍。
回想二十年前,二零零四年九月我入职澳科大法学院时,萧蔚云老师刚刚卸任院长职务,担任名誉院长,由张文老师接任院长。二零零五年一月,萧老师来澳门,我们见了几次,最后一次是在A座教学楼门口。那天我打算回趟内地,正要出门,刚好和萧老师遇上。我清楚地记得,那年澳门的一月特别寒冷,气温可能不到十度。萧老师嘱咐我多穿点。我看他还是那件深色西装,就说您也多穿点。萧老师说,没事,我五十年都没感冒过。就这么寒暄了几句后作别。几天后,我接到张文老师的电话,得知噩耗后赶回澳门,再见已是在镜湖殡仪馆。
我那时初到澳门不久,之前的几天又不在澳门,对情况不太了解。但那些天,以至之后的这些年里,我都不时听到当时到医院探望过萧老师的人跟我说,萧老师在最后的时间里还提到我的职称问题,关心我在澳科大今后的发展。这让我无比感动又无比遗憾,同时也略有意外。感动和遗憾自不用说,意外则是因为通俗地说,我不是萧老师的“亲”学生。在北大法学院的传统里,“亲”学生与否似乎并不影响老师们对学生们的“交叉”关爱。古语谓,“经师易遇,人师难遭”,这是师者的仁心大爱,是师者在授业、解惑之外,知行合一的传道过程。
从小处说,于个人而言,萧老师是一位敬爱的老师、慈祥的长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大处说,于“一国两制”而言,萧老师的重要功绩远远超越了我可以言说的资格。但作为一名在特区从事法学教育工作二十年的高校教师,我真切地目睹和感受了萧老师等北大前辈老师们的杰出贡献。毫无疑问,萧老师等北大前辈老师是“一国两制”下特区法学高等教育的先行者和创设者。
在建校当年的《澳门科技大学成立特刊》上记载着以下文字:
“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在北京大学的帮助和支持下,开设法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课程。法学院目前以教授中国法律制度和澳门法律为主,使本科学生毕业后能适应澳门社会需要,亦对内地的法律有所掌握。此外,学院也教授部分国际性的法律,籍此扩阔学生的视野和对外交往的需要。”
在大学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关怀支持下,在师生校友们的共同努力下,澳科大法学院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发展。如今二十四年过去,萧老师等北大前辈老师们在创院时提出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思路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其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愈发彰显。实践证明了这个方案和思路理应成为特区法学教育的当然选择。二十四年来,课程计划几经修订,但初心未改。本科课程依然同时双轨教授中国内地法律科目和澳门法律科目,研究生教学侧重比较法的视角;跨域法律旁听计划则为学生们提供学习不同法域法律科目的机会。
澳科大建校十周年时,我写了一首《建院十周年感怀》,末尾两句是:
窗雨何必怨蕉叶,抔土终能育良材。今春已胜初春景,他朝望洋比蓬莱。
如今特区法学教育早已是“桃李成蹊绿渐稠”。对我来说,那些未曾亲闻的萧老师的临终话语,那些包含在创院时期课程计划中特区法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将温暖和指引我继续前行。
近年来,澳科大法学院和北大法学院不断推进合作交流。今年暑期,北大法学院为我院学生组织京澳青年法律人“一国两制”研习营,令我院学子获益良多。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作为后人,同样要继续为后来人栽下更多的树木。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澳科大法学院将循着前人的脚步,继续着力培育本地及跨域法律人才,推动特区法治建设,和全澳人民一起,共同谱写具有澳门特色“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华彩篇章,我想,这应该就是对萧蔚云老师最好的告慰和缅怀。
谢谢大家!
2024年9月29日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凯原楼
方泉院長在座談會開幕式上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