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法律联盟(IPLAG)主办、广东中策知识产权研究院承办、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澳门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协办的“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法律联盟”2023年年会暨第五届“知识产权澳门论坛”于12月2日在广州科学城隆重举行。
澳门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吴汉东特聘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马一德教授首先为这次论坛发表了主题演讲。
吴汉东教授首先发表了“知识产权认知的法治观、历史观和发展观”的主题演讲。吴教授认为,构建中国自身的知识产权课题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是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主要任务。在法治观上,他认为知识产权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关乎现代化发展及其制度体系。在历史观上,吴教授认为知识产权在推动近现代国家的文化繁荣、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角色,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虽起源于欧美,但现在已成为国际规则的维护者、构建者和推动者。在发展观上,吴教授指出,目前知识产权系统面临着由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带来的挑战,需要在适应科技革命的过程中不断变革。知识产权在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角色,应强调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创造、高效益的知识产权运用及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
吴汉东特聘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马一德教授发表了“健康中国背景下中国药品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与展望” 的主题演讲。马一德教授的演讲集中在中国药品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与展望。他首先强调,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知识产权是激励并调节药品创新的基础制度。他提到,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对药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从被动接受、适应调整到主动选择的转变,并搭建起一个现代化的药品知识产权制度框架。近期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试运行及相关裁决案例表示,中国的药品专利制度有的尚在创建和起步阶段,而未来则需要根据自身产业发展来完善相关制度。马教授最后强调,现阶段应该继续利用有关国际公约中的制度空间来应对疫情,并强调自主创新是保障公民健康权实现的最根本手段,解决公共健康问题应成为我国药品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首要目标。
马一德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论坛第一单元的主题为“知识产权制度基础理论研究”,由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法律联盟秘书长易在成教授主持。
易在成教授主持会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彭学龙教授在其演讲“商标恶意诉讼损害赔偿”中指出,商标恶意诉讼是我国商标法治照顾的关键问题。他对现行规范、商标恶意诉讼的本质、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等进行了详细解说,并提议完善法定赔偿制度和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进一步规制商标恶意诉讼。他强调,不仅要处理实质性问题,也需要理论、实践共同探讨此类诉讼的提起方式、举证责任分配等实体和程序问题。
彭学龙教授
深圳大学创新发展法治研究院院长叶卫平教授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及其法治问题”为主题,强调了数字经济与法制建设的紧密联系,并认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将日益突出。他提出,未来应该从产业法治、权力配置、行为规范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法治,以营造有利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法治环境。
叶卫平教授
广东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关永红会长在“商标的正常使用制度价值与司法认定”的演讲中指出,商标正当使用制度有助于防止对商标公共资源过度控制,划定合理的知识产权行使边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表达自由,以及维护正当的市场竞争秩序。他认为,虽然商标法对正当使用的规定不完善,但各级法院已出台相关指南和解释来填补这一不足。
关永红会长
广东中策知识产权研究院张驰院长在“知识产权智库建设模式探索”的演讲中,以中策智库为例,阐述了其政府决策智库、企业知识产权的智囊和高层次的交流平台的多复位位,以及在国内知识产权高端智库建设中的贡献。并肯定了智库在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现代化等国家重大战略中的作用。张院长呼吁能够深度链接学术、产业、国内国际等多元化资源,并着力做好知识产权故事、传播知识产权文化,同时希望更多人关注并加入中策智库,与其一起探索创新。
张驰院长
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姚志伟教授在讲述“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风险的法律规制”时,指出生成式AI已在全球范畴内引发科技狂潮,并强调中国在其法律规制上走在全球前沿。他提出,生成式AI应披露其内容来源,否则可能会产生法律问题。同时,厘清生成式AI场景下侵权问题的主责方也具杰变,从使用者到服务提供商都有可能。对此,他相信应建构新的避风港机制,即通过安全投入换取责任豁免,以解决传统避风港机制在生成式AI场景下的适用困难。
姚志伟教授
中国(珠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张秋月主任发表了“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珠海保护中心的探索与实践” ,她提出要强化“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的概念,该概念强调创新为发展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并分享了保护中心在快速审查耀权、快速确权并快速维权方面的具体工作,并强调提高专利申请和授权质量的重要性。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和预查服务,将高质量创新转化为高质量申请,进而产出高价值专利,助力高质量发展。
张秋月主任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蔡川子副教授对本单元上述发言人的发言进行点评。在商标问题上,她认为商标在相关诉讼上已从传统侵权问题逐步细化为更深层的课题,与会专家对于如何理解“正当的商标性使用”和“如何对待商标正当使用的法律风险”等问题上有很独到的评价。在人工智能主题上,她进一步探讨了与人工智能有关的法律客体方面的问题,并提及人工智能的合法使用、生成物原创性以及服务提供商的风险等。她在认可与会专家论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人工智能的运营者与传统网络服务提供商有本质区别,并且应根据现有法律依据处理涉人工智能的议题。
蔡川子副教授
论坛第二单元以“知识产权制度实践探索研究” ,由广东中策知识产权研究院陈婷副总经理主持。
陈婷副总经理
暨南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徐瑄教授的发言以“知识产权知识体系建构”为题,她指出,知识产权的飞速发展已到达反思阶段,从哲学角度来看,它不仅是个人对智力成果的保护,也是对人类智慧总量的增加。定义知识产权的知识体系需要理解其如何促进智慧实践的增长并研究其增长的规律。她认为,目前的系统仍存在问题,包括缺乏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最高共识及泛滥的实行导致资本扩张,使得资本持有大部分知识产权。也提到制度配置的不均衡以及过度追求指标并未反映真正的进步,故需反思并改善。最后呼吁,基于理论和制度的支持,知识产权在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梦想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徐瑄教授
广州大学法学院彭心倩副教授发表了题为“RCEP下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的演讲,她认为RCEP区内涵盖大量人口且经贸规模庞大,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设立,有助于维护区内一体化与合作,降低贸易与投资的阻碍。然而面对传统知识保护,目前无国际公认定义,因此需要结合具体场景并扩展对其界定。她提出对传统知识权益认定、源由披露制度与跨境转移统一的解决方案以及分享制度,期望能对现状有所改善。
彭心倩副教授
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澳门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廖斯助理教授以澳门地区的实际出发,以“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下澳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变革方向”为题发表了演讲。他指出,澳门本地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已经使本地经济受到重大影响。因此,澳门当下提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规划正合时宜。基于这样一个现实前提,澳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应作进一步改善,以合理运用好本地传统优势产业为基本,借鉴其他国家如新加坡的创新发展经验,逐渐构建有利于本澳“鼓励创新”之引导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他最后强调,未来澳门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改革应更为重视本地问题,并呼吁各界专家学者在这一个问题上进一步合作。
廖斯助理教授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关韬睿研究助理教授发言的题目是“专利许可合同中的捆绑结构”。他的研究分析了400份美国上市公司的专利许可交易合同,发现42.25%的专利许可交易涉及捆绑式资产转让。他认为,有效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将需更注重资产包完整转让、对交易双方具体情况的分析,并借助数据和模型进行分析匹配,形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交易结构。他希望激起大家对知识产权理想交易机制的思考并提出建议。
关韬睿研究助理教授
广州酷狗计算器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副总裁董鹏先生的演讲以“AI与数字音乐产业融合的创新实践与合规问题”为题,分享了AI与数字音乐产业结合的创新实践与相关的法规问题。他主张,音乐产业的迅速发展受惠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加强,尤其在数字音乐平台的崛起和整体音乐正版化等方面。然而,整合AI及大数据开发的创新应用,如AI歌手和音乐创作平台,面临着新的法律问题,包括著作权、人格权及数据合规等,呼吁行业需长远考虑AI产品内容的审查制度及价值观,并希望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相关法规问题。
董鹏副总裁
中银-力图-方氏(横琴)联营律师事务所顾问马子乔律师发表了题目为“NFT视觉作品的著作权及其他法律问题研究”的演讲。马律师指出,非同质化凭证(NFT)虽然从2014年开始兴起,但不透明市场和对数码艺术的认识度,使得传统艺术品交易仍坚守传统方式。NFT作品的版权问题、合作作品的署名权问题、合理使用问题等法律问题仍待解决,亦开发技术,自动追踪和识别侵权作品,促进人们探索这一问题上的新的权利分配、保护和执法方式。
马子乔律师
深圳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刘建翠执行院长就第二单元发言人的发言作出点评。她认为,徐瑄教授再次确认了知识产权制度对于形塑中国梦的重要性;彭心倩副教授深化了对在新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廖斯助理教授的研究将推动澳门的创新发展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具有很高的前瞻性和战略意义;关韬睿研究助理教授的发言使大家看到知产权交易在创新爆发背景下成为推进技术创新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董副总裁带来对AI与数字音乐产业融合的创新实务的分享;马子乔律师提出的对于NFT视觉作品著作权法律问题引发用现行法制保护新兴事物的学术启示。
刘建翠执行院长
论坛第三单元的主题为“粤港澳大湾区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知识产权前沿与热点问题研究”,珠海国际仲裁院许智铭副院长担任本单元的主持人。
许智铭副院长
广州开发区知识城国际知识产权促进会曾志洪执行会长在“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流实践与探索”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积极开展生产力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但也面临法规、保护标准、执法力度、资源人才等挑战。故需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合作交流、知识产权数字化应用,推进大湾区成为全球知识产权中心,提升国际影响力。
曾志洪执行会长
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陈贤凯副教授发表了题为“互联网地图中使用他人商标行为的合法性辨析”的发言。在发言中,他分析现行商标法是否适用于地图服务。他发现,地图服务通常以图形商标明示,且常搭载电子商务等服务。过去有法律案例认定这样的行为构成侵权,但他认为,只要不假冒或混淆原商标权人,且该使用行为属于正当指示性使用,即可视为合法。他请求立法者对此进行规范以避免侵权纷争。
陈贤凯副教授
中山大学法学院谢琳副教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个人信息删除义务”为题发言,她指出,人工智能的训练数据来自互联网和用户对话,一旦进入训练模型,实际上不能直接像传统计算机那样将文件删除。她提议按照利益平衡原则来处理,引入合法利益豁免机制,并使得训练模型在输出结果时进行屏蔽,而不是直接删除。总之应当在人工智能中实现个人资料的保护需要灵活解读并引入新的机制,来平衡保护个人信息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需要。
谢琳副教授
暨南大学法学院韩书立老师的发言以“我国专利法的域外适用问题研究”为题。他主张。国际法的域外适用,要体现出三种现象,即国内法对于国际关系的处理能力由此提高;国际法可能过度介入到国家的治理过程,需调整与国内法的关系;及国内法的域外适用可能在塑造新的国际法。他认为知识产权法的域外使用在知识产权界争议较大,我国专利法的域外适用有益于我国参与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制定。
韩书立老师
珠海国际仲裁院国际业务部负责人吴天宇副总监的发言题目是“横琴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发言中,吴副总监分享了珠海国际仲裁院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实践探索,他指出知识产权纷争虽然案件占比不高,但因仲裁仍有其效率高、专业优势,并希望市场主体更多选择仲裁作为解决争议的方式。同时,他也提出透过调解方式可以解决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可能性。
吴天宇副总监
北京德恒(珠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贤笑岩律师以“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冲突及解决路径”为题作发言。贤律师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知识产权冲突主要来自三地法律体系、制度、程序的差异,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可能路径是制定区域统一的知识产权冲突规范,包括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申请制度,并加强司法领域的合作。她也强调,调解和仲裁在多元化解决知识产权冲突和纠纷方面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贤笑岩律师
第三单元的评议人五邑大学政法学院徐丹丹副院长将本单元的发言成果描述为“丰富” “全面”且与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创新保护工作“契合”。她认为,本次论坛涵盖了知识产权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的各个面向,诸多专家学者对于传统问题的新的解题思路,她还特别提及本单元的各位发言嘉宾所分享的实践启示以及如何应对挑战与实现创新问题。
徐丹丹副院长
广东中策知识产权研究院张驰院长主持本次论坛的闭幕式,澳门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吴汉东特聘教授作总结发言。吴教授认为本次论坛内容丰富、观点纷呈,他将本次论坛的发言总结为三“有”,即有作为,有贡献,有期待。同时吴教授也代表2024年会的承办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欢迎理事单位成员明年武汉再聚。